第一次听德云社的相声还是2004年,那个时候的德云社才刚刚有些知名度,只有北京当地的相声迷才知道,经过北京电台的宣传和播放有幸听到了儿时听传统相声的那种无以言表的感觉,彼时德云社人才济济,除了当时尚未大红大紫的郭德纲于谦和赋闲的老先生们,何云伟李菁曹云金高峰徐德亮王玥波这一波年轻人正是技艺初成,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时候,单口对口群口柳活儿文哏子母一头沉,上百段老段子新节目推陈出新,经历了传统相声的断代,春晚相声兴盛至衰落,德云社的异军突起着实让相声迷们过瘾大饱耳福,年轻听众们重新对相声这个像被遗留在上个世纪的文化产生了兴趣。
随着各大电视台电台尤其是网络的宣传,老郭苦心经营多年的茶馆相声终于进入普罗大众的视野中,短短几年已经成为文化现象,青壮年老少同台虽然造诣上参差不齐,但即使用最苛刻的眼光来看当时德云社的相声都不能指摘其不足,因为作为一个草根曲种,不能用类似官方和艺术的视角评判,看看当时下面听相声观众的几乎爆棚的山呼海啸就够了。
能同甘不能共苦,这也算是规律,随着德云社的声名大噪,何李曹刘徐王的出走,德云社的顶梁柱郭德纲陷入藏密排油广告门、徒弟打人、跟小区邻居闹矛盾、曝出师徒不和、天价相声等负面新闻,本就是江湖玩意儿的相声从业者一旦面对现今无孔不入的网络,使得德云社连续几年的新闻不是又出了几个立得住的新段子,技艺有什么长进,反倒都是这些茶余饭后的谈资,本人也几乎对越说越随意的德云相声逐渐失去了兴趣。
这几年基本上也就是听听郭于和高峰的相声,其余的不怕得罪人的说,那他妈的也叫相声,不好好练基本功,而是以各种搞怪注水撑着的年轻人听了才会悔,MP3里的段子都是04-08年的,每年只是听听开箱封箱的大联欢而已,看到下面观众仍然热烈的反应,恍悟德云社仍然有众多受众,像杨光说的:乐呵乐呵得了!